KIT 28 | 哥大录取:在宇宙中心当个推动变革的好奇宝宝
位于“宇宙中心”的纽约哥大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校。强劲的科研实力,包容的校园氛围,优越的地理位置加持,说它是藤校中最全面发展的学校也不为过。
而哥大所垂青的,正是兼容并包,对广阔世界有无限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学生。本期KIT采访的主角饼干,在学术和活动上是个“杂食动物”:她喜欢科学,渴望成为工程师去切实改善环境问题;她喜欢分享哲学的快乐,让更多人走近小众学科;她喜欢辩论但不止步于打比赛,而是用实际行动推动它的发展。这一切都不是出于周密的规划,而是源于她开明和包容的思想。
RD翠鹿档案
饼干
坡党
标化:托福:115+
SAT I:1550
SAT II: 数理化 800
世界历史 700
申请专业:化学工程
主要活动:关于纳米材料的科研、辩论、哲学、公益、打击伪科学
个人奖项:CTB全国一等奖、新加坡化学奥赛银奖(入选国家队训练)、杂七杂八的数学、辩论、科学竞赛奖项
附加信息:科研论文、哲学出版书刊等
Q1
拿到哥大的offer是什么心情?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Ivy day当天一共有4个学校要查,其中哥大是我觉得最不可能录的…所以打算放最后看,降低失望值。结果前三个学校一个脆拒两个被备胎,当时就觉得凉凉orz 然后不抱希望地打开哥大网站,突然跳出来一个视频网还卡了,手机播放不出来,结果随便点了几下突然跳到了decision的界面,看到congratulations第一反应是“???我没睡醒吧”,“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我脑子可能出了点问题,回去睡一觉再说”hhh总之,当时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很惊喜,感觉之前被拒被waitlist都没关系了呜呜呜呜。
Q2
哥大哪些地方吸引你?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最重要的一点是:地理位置优越。我选校的时候就很绝望,这个好村,妈呀那个更村(捂脸),而我喜欢的是大城市的学校,所以在top学校里哥大是首选!而且一些哥大的学长学姐告诉我学校的整体氛围非常自由,各种资源机会又特别充足,我就越来越喜欢啦~
Q3
选择化学工程的理由是?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本来考虑过申请化学,因为自己的课外活动都跟化学有关,但后来慢慢发觉自己比起纯科学,更倾向于应用方向的学科,之后了解了各个学校的工程课程感觉还不错,也有很多灵活的具体方向可以选择,我就决定申请化学工程了。
我也不是那种每天从早到晚待在实验室的人哈哈。虽然科学家很伟大,但把纸面上的东西化为现实更加令我兴奋。“Scientists study the world as it is; engineers create the world that has never been.(科学家研究世界本来的样子,工程师创造前所未有的世界)”
Q4
哥大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哥大很喜欢那种全面发展、对所有领域都保持好奇心的学生,比如像我这种申请理工科但活动包括了辩论、哲学和人文学科的申请者。虽然哥大身处于国际大都市,但它更偏爱不浮躁、有包容心、思想开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我自己的特点就是兴趣很杂哈哈哈,选课非常明显是理工向的,但课外又涉及很多文科类的活动,既有理想化的人文情怀,又展现了社会责任感。所以在哥大眼中,我不仅是能做题的学术咖,也是具备良好适应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申请者。
Q5
做了哪些活动?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学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活动是科研项目。我跟着专业的科学家做了一年多纳米材料项目,对相关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也体验到了真实的实验室生活。我确定自己不喜欢泡实验室,但实践研究出结果和实际应用的过程还挺令我享受的。
课外活动上对我最重要的是辩论和哲学这两块。辩论算是我高中几年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活动了。从参加辩论赛到成立辩论联盟、自己举办辩论赛,其中遇到了很多波折。
我跟几个小伙伴克服重重阻碍,说服校方给予办赛支持、在全新加坡宣传自己的辩论联盟招揽志同道合的人、一手操办从邀请评委到设计手册等各种比赛细节…我在心力交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就感。
打辩论的经历是很宝贵的,像是给了我无数次新生的机会、化身为无数个性格背景迥异的人,为所有主流和小众的观点发声。更重要的是,我从打辩论到推广赛制的过程第一次体会到推动自己喜欢的事物发展、推动有意义的社会变革的成就感。
哲学也跟我的个人兴趣有关,因为从小就挺喜欢哲学的,选课也选了哲学,后来有小伙伴想要推广哲学的时候就很开心地加入了。每次写公众号推文、读别人推文的过程都让我收获颇丰,提高小众学科的认知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自己所着迷的东西让我非常开心。
哲学的英文叫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语中的philosophia,“philo-”意为loving(喜爱), “sophia”意为knowledge, wisdom(知识,智慧),所以philosophia可理解成对知识、智慧的喜爱。
于我而言,哲学不该只存在于老古板才读的、厚得不知所云的书籍中,而应该是任何想探究和思考的人都会享受的学科,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本源。我不仅学到了一系列看似生僻的名词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审视自己的生活,毕竟“未经检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还有一些其他零零散散的活动,比如打击伪科学的公众号、通过绘画和艺术来帮助智力障碍人群放松身心等等,都是我做过的很有意思的活动。
Q6
主文书和supp写了什么内容?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主文书写的是比较personal的事件,涉及到了不同时间线的穿插和不同事件的互相影响,主旨跟学术和活动没啥关系,主要是我对于一些概念和经历的思考感悟。
在supp的why school文书中,我强调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哥大丰富科研机会的适配性,提到了自己对某个教授的研究课题很感兴趣,同时结合了哥大工程一直坚持的人文关怀原则,提到自己科研想要解决的水资源问题。
接着就写了哥大对艺术人文学科的重视,和我对这方面的兴趣,比如对哲学的兴趣正好可以和core curriculum里某些课程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入。
Why major写的是我想成为有人文关怀的工程师,结合了个人故事和活动科研,说明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对化学工程产生兴趣的,以及这一领域能如何为人类解决问题,例如更高效的食品生产及保存、更节能的净化水系统等等。
Q7
申请过程中和校友聊过吗?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在申请每个阶段,我都跟学校的在校生和校友聊过,在校学生对学校氛围这种问题是最有发言权的。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无法通过官网获取的信息,比如学校生活、校园气氛、特色活动等等,对学校有了整体的印象,而不只是流于表面的感觉,所以我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所学校。
另外通过校友,我了解到一些关于自己意向专业的具体问题,比如学校的科研机会多不多、是否容易申请、就职方面的资源是否丰富、专业的特色课程和大牛教授之类的。
Q8
分享一下面试经验吧?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说到面试就很神奇…我拿到过几个别的学校面试,跟校友约时间都挺顺畅的,但哥大校友给我发邮件说可以有面试之后,我回了好多邮件ta都再也没理我…也不知道ta是不是留了个永远不会登陆的邮箱给我…最后,没经过面试的我居然也被哥大录了orz不过这也说明了很多大学的面试是补充性的而不是选拔性的,面得好能加分,不好也基本不影响结果。
我经历的面试,一般都从个人背景介绍开场,然后一步步谈到兴趣爱好、性格经历以及与该学校的适合度。建议大家在面试前提前去了解一下学校的风格,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尽量让校友觉得你适合这个学校,能很好地融入学生群体。
另外,面试不仅是校友询问我们一些问题,也是向我们推销该学校的时候,所以尽可能自己事先做足研究,把握机会多问校友一些问题!不需要担心这样会不会显得自己话很多,校友正喜欢对学校有热情的申请者(但也要注意不要问那种在官网上一搜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Q9
申请季发生的趣事?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我感觉申请季笑点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stoooges申请群了orz群里聚集了各类人才…平时的画风就是看似很有道理地胡扯↓(画风奇怪预警)
真的真的很感谢群里的各位陪我瞎bb,度过了短暂又很煎熬的申请季hhh,虽然到最后几天ddl的时候我突然变得卑微了起来(手动再见)
最后赞美timber子的画技!!!
沙雕申请群群像get√
Q10
英美双申的苦恼?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英美双申的同学工作量会大很多,比如牛津10月15日截止申请,在此之前你就得放一放美国的文书先搞定英国的PS,再加上10月30日有admissions test(入学考试),所以你还要复习刷题之类的,会增加不少工作量,这对早申请阶段的美国申请者会带来一些负担。不过整体而言,英国要准备的PS类申请材料比较少,所以我勉强能够应付得来。
抛开申请季工作量来谈,我作为一名英美双申的选手,最大的迷惑是,我到底适合哪一边的教育模式?英美教育理念、学校风格、课程设置都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是截然相反的,例如英国大学基本不允许学生换专业,而美国则相反,所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同学会早早定下方向。不过,还是有很多像我这样觉得两边各有各的好的人(捂脸)。
总之,我觉得双申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身边也有很多小伙伴英美双开花,所以如果你两边都有比较感兴趣的学校或者环境的话,就同时申请再视情况决定去哪里,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Q12
申请季最想感谢的人?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是家长,可以说对我采取了完全放养的模式hhh我妈可能到现在都报不出我申请学校的名字…不过这也给了我从选校到写文书到跟导师交流等等的很大自由空间。申请大学嘛,本来就是关于我未来生活的一大抉择,所以我理应主动地为所有努力和其结果负责。感谢麻麻一直对我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表示理解与支持~
第二就是stoooges的各位导师啦!大家都各有所长特别专业,在ddl前展现出了过硬的技能,比如有擅长头脑风暴收集素材的,有擅长改语言表达贼会写文章的,有擅长删字数改结构的,也有可以哔哔哔哔一直不停特长是typo的(强行暗示)…总之大家都是特别厉害又有趣的人!!感觉认识了这么多厉害的人自己都变得似乎厉害了一丢丢hhh也多亏你们让申请季变得有趣又沙雕了起来hohoho
第三当然是各位塑料以及不塑料的小朋友们了hhh不管是在坡上的时候天天互怼打嘴炮,还是后来陆续出结果的时候天天被身边的巨佬惊呆吓傻感到瑟瑟发抖,都让整个申请季变得充实又很有意义~希望大家能继续互怼下去,不管去哪儿都有超级快乐的生活!
Q13
会给未来申请者什么建议?
饼干
Columbia Class of 2024
①活动适当规划。适当地规划活动能节省时间,把精力用在最主要的活动上,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最重要的不是奖项和成果,而是你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思考。我的活动比较杂,可能正因为这样才显示出自己不仅爱读书,还是个具有探索精神和思维开阔的人吧。
②文书提前准备。我想跟所有将迎来申请季的旁友们说,早!点!开!始!写!文!书!特别是主文书,前期尽量快点把大致方向和中心思想都定下来,后期再进行润色就会游刃有余很多,不要像我一样ddl前5天差点要重写文书。
③抗压能力要强。要早申请美国大学、牛剑及UC系的小朋友们(尤其是坡党),你们会发现ddl与A-level大考完美重合(围笑),UC的ddl正好和A-level的笔试贯穿整个11月,所以记得提前锻炼抗压能力。一心多用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大家尽早规划和行动,不给自己增加额外负担,彼此互相督促和打气,就还是会很顺利哒~